View Article

发掘自身价值,不再自我矮化

撰文:默默

摄影:Yew Souf

相比2014年,Yew Souf刚创立MUOC(Malaysian Unity of Cultures)时,最常被人问“这是什么动物?”“为什么你要做这么丑的动物?”,到如今他已无需再向每位顾客细述什么是马来貘,甚至有的父母已会主动向孩子介绍说“看,这是马来貘!”,这九年来的趋势转变对他而言是一股积极的推动力。

——

成长岁月中的艺术养分

Yew Souf,游嵎荏,MUOC品牌创办人,自小在父亲耳濡目染之下,在一个被文学与艺术熏陶的环境下成长。他自嘲求学生涯中学术成绩一般,唯有美术这块比较常被人看见。自打懂事以来,他经常跟在创办文风社的父亲身边,看着他如何栽培学生的文学素养,不时举办读书会、文学营等活动,待自己有机会在日新中学美术研究会担任主席一职时,自然而然地搬用父亲的那套,通过办艺术营、绘画班等活动来经营社团。

后来,Yew Souf报读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前,曾在纯美术、广告和工业设计这三个科系间踌躇不定,等成绩的那三个月,误打误撞之下到一家广告公司打短期工,那段日子的经验算是他人生中的广告知识启蒙,也在正式修读广告系前,比他人早一步积累了实践经验。毕业后辗转在几家广告公司待了五年后,2001年,他决定与友人合夥自营广告公司,主要给快速消费品产业打造和经营品牌。

重新被艺术召唤

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了十来年,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“为他人做嫁衣”,以致在艺术方面,自己陷入了一段停滞的“空白期”。“我一直在帮别人打造品牌,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。”2013年,是Yew Souf人生中至关紧要的转捩点——那一年,他重新被艺术召唤;那一年,他开始重投艺术的怀抱,重拾画笔,进而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绘画的。

本就不喜欢按规矩行事的Yew Souf,开始涌现各种想法,为了平衡商业性质的本职工作带给自己的空虚,达到创作上的满足,他开始琢磨要如何将自己多年来在职场上积累的实战经验,与艺术结合,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。2014年,MUOC应运而生,他想透过创意的构思与设计,呈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面貌。

为什么是马来貘?

从2014至今,MUOC走过九年时光,大多人对MUOC的第一印象是马来貘。品牌初创的那年,Yew Souf沉迷于折纸玩具,自己的第一个设计正是马来貘。同时,恰逢马来西亚政府为迎接两只中国熊猫,砸下巨资建造熊猫馆一事,他决定以马来貘为起点,让更多人认识马来西亚这个得天独厚的国家。于是才有了Roti Canai滑鼠垫、Teh Tarik立体卡、《睡醒好好玩》绘本等作品。

“我是从妈妈那里认识马来貘这个动物的,但小时候我们不称之为马来貘,而是‘四不像’。”马来貘因它黑白色的关系,在华人眼中,是“不吉利”的象征;而它既不像马,又不像象的外型,对马来人而言,是不伦不类的。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,导致它不像其他濒危动物般被关注,反而消失于各大资讯中。 Yew Souf于是决定要更深入了解马来貘之余,也要让普罗大众认识这个即将面临灭绝的物种。

于是,他开始搜寻国内马来貘保育中心的资讯,几经周折始终联系不上对的窗口。2017年,他参与一个由马来西亚自然协会举办的画展,画了两幅以马来貘为主角的图,透过该协会主席牵线,总算搭上一趟顺风车,来到了位于雪兰莪州双溪杜顺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,一个野生马来貘保育机构。他后来还参访国家野生动物救援中心,才有机会更近距离接触马来貘。

2018年起,他决定将组团参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设为MUOC的年度活动,带领一组又一组的人,实地参观并认识我们的国宝——马来貘。他希望借由此活动提升国人对马来貘普遍上的认识,长此以往逐步消除民众对马来貘的各种刻板印象。

月亮只有一个

Yew Souf认为,马来西亚是个资源丰饶的国家,我们却经常觉得自己很逊色。与其贬低自己,不如去发掘自己的价值。“月亮只有一个,为什么我们总要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?很多事物你得去深入体验了,才能了解得比较全面。别人的方式,我们不一定能生搬硬套。”唯有找到了能让你自豪的价值,才有底气前进。

“MUOC将不局限于现有的样子,未来它可以有各种可能性。创立MUOC的关键不在于盈利,而是创造价值,作品一旦有了价值,自然会给你带来收入,收入的多寡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可以从中再创造另一个价值。”

——

Facebook:MUOC

Instagram:muoc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