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ew Article

一片匠心: 手工缝纫的温度

撰文:阿自 攝影:Wayne

走在繁华的街头,穿梭在琳琅满目的商场,千篇一律的成衣成了现代人的最佳选择。

虽然大批的制衣模式已经成主流,但我相信仍有许多人钟情于手缝衣物,因为它能够赋予一件衣裳独特的个性和风格,将衣服个人化。

去年,机缘巧合下接触到60岁开始创业的 Khim Wong,看到她为女儿缝制的衣服,瞬间唤醒了我潜意识里对手作缝纫的情意结,被遗忘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。

小时候虽然是在阿嬷家长大的,但许多记忆早已尘封,唯独阿嬷家客厅的那个角落——缝纫机发出带有节奏的声响以及姑姑随着收音机播出的音乐,边踩踏板边哼歌的画面,至今仍不时会浮现于脑海中。那时的我总爱静静地坐在姑姑身旁,看着她熟练的手指在缝纫机的节奏下舞动,针线在布料上穿梭翻飞,缝出了一道道整齐的线,没两下就缝成一件漂亮的衣裳。

而每逢大节日,妈妈和姑姑总是牵着我的小手,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,走进一家又一家布料店选购。那些看似普通的布料,在姑姑的巧手下总能变得非同寻常。

后来在青涩年华里,我与姐姐一起跨入青春的舞台。为了去下午茶会,我们兴高采烈地去裁缝铺,试图在新衣堆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有的魅力。每当穿上那些订制的衣裳,我们仿佛蜕变为舞台上最璀璨的明星,沉醉于青春的欢乐中。

当青春岁月逐渐远去,友谊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。那些和闺蜜们一起光顾裁缝铺的日子,充满了欢声笑语。我们在嬉闹间争论着款式、挑选着布料,为了塑造出自我风格而捍卫己见。那一刻,我们仿佛拥有了全世界。

步入职场,为了应付繁忙的公务和琐碎的日常,曾经的那些雅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裁缝这个行业,仿佛是一座衔接着我的过去与现在的桥梁,承载着无数人珍贵的回忆。在选材、设计款式的过程中,我们学会了倾听、沟通与理解,也逐渐明白了手工缝纫所传递的温度与匠心。

FB:Khim Wong .Co

IG:khimwong.co